影像創作者丘智華與編舞家鄭伊雯合作,以寮國未爆彈為創作題材,在臺灣展開東南亞人士的田調,並以聲音、影像、舞蹈身體為媒介,轉譯歷經創傷的生命刻痕。
越戰期間於寮國的轟炸,至今仍於境內留下大量未清除地雷與未爆彈,造成大量死傷。因疫情延宕的寮國The Bombie Protocol 藝術節以此為題,希望透過社會參與式的藝術計畫,喚醒大眾對戰爭暴力與衝突傷害的意識,亦促成議題討論與合作交流。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衝擊的背景下,原訂參展的藝術家丘智華、鄭伊雯,將其創作考察轉向臺灣東南亞住民,以「聲音記憶」為主軸進行訪查,探詢受訪者對戰爭記憶的生命經驗。訪談影片成為編創與表演者的工作素材,藉由聲音轉譯,進一步發展當代藝術聲音與身體的關係。表演者經過聲音工作坊的身體發展及田調消化後,與藝術家共同創造東南亞民族下的身體語彙。年末並在牯嶺街小劇場進行為期五天的表演者工作坊與開放呈現。
影像創作者。2014年起投入舞蹈電影創作,與聲音藝術家、舞者、影像工作者共同合作;近年則將影像、劇場的元素拆解重組,也試圖在人物與空間中,找尋社會、環境與信仰的印記。
獨立編舞、表演、排練指導、戲劇動作設計、接觸即興工作者。舞蹈空間舞團客席編舞、任教於國立臺北藝術大學、國立臺灣戲曲學院。
成立於2018年,由舞蹈工作者鄭伊雯發起。以創作、演出與教學三個方式立足,特別關注不同年齡層「人」的需要,例如關切幼齡寶寶與樂齡長者,以表演藝術介入社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