Exploration

探勘

泰國移工在臺灣的跨國與離散: 從泰國寺廟為核心場域的依善表演藝術觀察

臺灣的泰國移工當中,依善人佔了75%左右人口。這個位於泰國東北並與寮國文化密不可分的依善文化具有鮮明特性,而獨特的依善表演藝術亦隨著跨國移動被帶入了臺灣,以樂舞凝聚成特定的社群與認同。本計畫由泰國文化研究者許瑤蓉與來自依善的泰國舞者Padung Jumpan合作,以固定舉辦依善表演藝術活動的在臺泰國佛寺作為核心場域,觀察社群之間的異同,以及跨國流動之後的轉變。

計畫進行了密集的線上與現場採訪,訪查地點包含了臺南永康Buddhabaramee與鶯歌Buddharangsi兩間泰國佛寺,與泰國佛寺配合演出活動的泰國樂團Star Music作為據點的彰化泰國複合式餐廳、高雄泰國新住民所舉辦的多元文化市集,以及泰國移工舞蹈團作為練習地點的桃園後火車站公園等地。

團隊亦舉辦一場現場與線上座談會,邀請了依善音樂專業的瓦隆.文阿禮,以及長年在臺舉辦泰國大型活動的新聞媒體工作者陶雲升,以及近年與泰國文化研究者有深度交流的藝術家丘智華共同與會,針對計畫的階段性工作提出觀察與交流。

許瑤蓉

泰國文化自由研究者。許瑤蓉先後取得國立臺南大學音樂學士、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樂學碩士,於 2011 年取得泰國朱拉隆功大學 Intensive Thai Program 證書。研究領域為泰國音樂文化,專長為泰國音樂與文化、音樂教育,經常受邀擔任相關主題講師與專文論述者。

Padung Jumpan

自 2010 年以來一直在皮歇克朗淳舞團擔任全職舞者。他是該藝術團體表演的主要舞者之一,演出的作品有:《Chui Chai》、《Nijinsky Siam》、 《黑與白》、《Tam Kai》、《Nay Nai》、《與死亡共舞》和《鳥》。 迄今為止,他一直隨著舞團在歐洲、美洲和亞洲巡迴演出。

Loading